中国乡村逐步变成空心村, 外出上学、务工, 年轻人和文化人流向城市。 不少学者与城市人批评政府 剥削了农村的资源, 不!正好相反, 让农民回村是在剥夺农民的希望, 农民70%的收入来自城市。 三十年后, 再回到乡村土地上的主人 不是曾经走出去的农民, 而是从城市奔向农村的大学生和工人。 城镇化在不到20年时间内, 会促成乡村20%的耕地转化, 空心村会转移, 都市有钱人住进了乡村, 城市核心区将会成为“空心城”。 30年后, 种田是最好的一种生活方式。 30万人以下的城市会变成首选之地, 3-5万人的小城镇将是人们最向往的地方。 中国完全进入老龄化时代。 随着高速、地铁、交通、 互联网、物流网的异军突起, 传统生活方式将逐步消失。 城市有工厂、有市场, 是警察与小偷共存的地方; 农村是家园、 是生活和享受的地方。 富裕起来的城市人一经跨入乡村, 他们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, 人与人的关系, 道德与自治之间的关系, 城市人会明白生活价值。 从人的基本要求来看, “食”,在田园乡村绝对重要, 蔬菜基本是有机蔬菜, 又开始从有机蔬菜追求本地和原种食品。 “住”,目前建房, 住所是彻底依人们的要求为原则, 三十年后,开始从内心世界关注土壤, 开始把土壤与树木视为自己的孩子, 把它们看成有生命的物质。 而真正能把人与自然融为一体, 那是50年后的事了。 那时的“住”, 追求的不仅是室内的舒适度, 而是开始强调室内外的环境, 人与人之间的道德, 住房与自然间的和谐, 由“以人为本”改为“以自然为本” 三十年之后, 乡村将是未来中国人的奢侈品, 中国乡村正如今天的城市让人们向往, 城市或将会成为问题与破坏的代名词! 几年前国家有印发了 《关于完善农村土地 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分置办法的意见》 (简称《"三权分置"意见》) “三权分置” 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, 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制度保障。 三权分置”这一制度安排, 坚持了土地集体所有权, 稳定了农户承包权, 放活了土地经营权, 为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,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,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。 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,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, 是实施“三权分置”的重要目标之一, 通过“农地农民有, 农地农业用”的制度安排, 可以更好地促进规模经营 和现代农业发展。
上一篇:乡村振兴怎么干?委员有话说!下一篇:看着馋盛果园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