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
《乡愁的温度》—里口山中有奇观

2019-6-28 17:42| 发布者: admin5| 查看: 1175| 评论: 0

摘要: ​说起里口山,不枉是景区中的核心高地:古树参天耸君子之风,群山巑岏列峥嵘之意;奇石碧水;长谷幽洞……可谓处处成景、步步可诗。而此番景致竟能在城市的比邻——可由城西南的李家夼,或税务宾馆等地,沿着近年来 ...

 

说起里口山,不枉是景区中的核心高地:古树参天耸君子之风,群山巑岏列峥嵘之意;奇石碧水;长谷幽洞……可谓处处成景、步步可诗。


而此番景致竟能在城市的比邻——可由城西南的李家夼,或税务宾馆等地,沿着近年来修造的人行盘山道,好比先前的越过“釜台筒”而到达山里;也可乘公交40路车,过了张村向东一拐,经过福德庄之后,北面而进后里口王家疃;向南进入前里口谷家疃。就是这一拐,所有的市声刚才还盈沸于耳,这会儿都已被山谷吸收尽净,倏然呈现出“桃源”的幽静。我们会惊讶地发现,原来与繁华、拥堵、钢筋水泥的耸列绝然相反的清净、天然的优美之境,竟然就在这一岭之背!

在“三亩地”那一站你便下车,向北、向东地往山里走,九大景观或扑面而来,或侧映眼帘;再往南到前里口,另外一些景观又寻之可得……

 


老孤庙顶主峰入云

 

老孤庙顶,山势高峻,摩天擦云,是大自然在里口山中心山区的群山中之一尊代表之作,是里口山的主峰,海拔418.2米。

我早就说过,对比中国各地的名山大川,威海这儿事实上是大自然设造的一个“盆景”。四百多米的高山,在这里已算得上是崇山峻岭了。

远眺老孤庙顶,山色苍绿;近观山上多松多柞,竞相争高。而时而又繁茂突止,岩石裸露,嶙峋异常……

 

 

山峰在王家疃之南,所以王家疃喊它为“南林子顶”。

山上据说早年曾有一座孤零零的小石庙,故山得名“老孤庙顶”;而村里也有人认为应是“老姑庙顶”。姑子怎么不住庵而居庙呢:因为早年山下的沟夼里,深处,有一条“姑子沟”,传说不知哪个朝代曾有一位外乡尼姑,寄身沟中的一所庵堂。后来,山顶小庙中的和尚云游无归,尼姑遂进住庙中,于是这庙就成了一座罕见的“姑子庙”。又传说这尼姑宅心仁厚,与人为善,经常在附近村落间化缘行走,偶遇有灾病祸央,尼姑辄出“神药”相救。而神药自有神效,患者之受益众矣!患有不治之疾,常一服即祛之。尼姑故此赢得了乡民们的爱戴。庙就越发成了“姑子庙”,山也成了“老姑庙顶”山了……

蓝天云光下面,群山逶迤,一峰突起,峰尖上早已不见了小庙,而“老姑庙顶”的山名犹存。那是一面高树在云中的仁德之旗,飘扬至今。
佛儿顶圆静如

佛顶也称佛儿顶,位于整个里口山中心地带之西北部。沿王家疃村中进山的通道一直向东,大体在公交站点“三亩地”之左,群山中有一峰拔起,如鹤立鸡群者,那便是佛儿顶了。而此峰一出,又相继连带出了再往东的北天顶、布袋庵等一派山峰。山势仿佛是一篇美文,也讲究一种起伏、跌宕和高潮迭起……

佛顶的主峰海拔417.8米,仅次于其南面的老孤庙顶0.4米,是里口山北行支脉的最高峰。

它的山头是圆润的,似有佛气笼罩,这便形成了它独特的地理品貌。董氏山园中的后辈人物,董氏十代孙的明末董作昌,在其为董氏山园所写的《山园记》中,称佛儿顶是“峰头圆静,半崖天际”①;乾隆本《威海卫志》中说它“圆为佛顶”②,生云必雨;民国时期的外交农王正延来威海旅游,写下了《威海卫游记》,其中略举数山,便点到了“佛顶”,说他与环城诸山。“各有争长竟峻之势③……足见佛顶的韵味、的氛围、的佛气盈然。

因为,佛顶相传是达摩祖师东巡祸难,而在山下打坐,所留下的影子啊!④或者,由于山,山的灵性在先,而后才有人们的各种附会,传出了达摩打坐,留影成山的美丽传说?

同时,佛顶还是威海卫佛顶以西以北诸村的一处“望雨台”。天每旱,附近村庄的乡民,必昂望佛顶,祈之求之。一旦有云起于山头,便有望甘雨普降了。故,民间至今有歌曰:“佛顶带帽,(‘戴帽’,指山头云雾笼罩)喜雨必到。”

而且,逢雨季,雨水自山头向下流淌,集壑纳川,又培育出了三条河流,向着田村、张村和城南河流去。见下表

 


(来源:《乡愁的温度》作者:梁月昌)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