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
游记丨里口山印象

2019-10-30 11:08| 发布者: admin5| 查看: 3046| 评论: 0|原作者: okeydokey(上海)

摘要: 五一4天假,定了去威海和烟台,除去来回在火车上的时间,算是游了3天吧。3天中的2天半都在威海,为了避开节假日来这儿的游客大潮,所以一开始就没打算去那香海、成山头一类的地方,而是选择待在了环翠区,去看了一些 ...

五一4天假,定了去威海和烟台,除去来回在火车上的时间,算是游了3天吧。


3天中的2天半都在威海,为了避开节假日来这儿的游客大潮,所以一开始就没打算去那香海、成山头一类的地方,而是选择待在了环翠区,去看了一些之前收进了收藏夹的建筑。


里口山步道


要去王家瞳村是早早定好的,只是这次去的方式在意料之外。


因为上一站是塔山公园,而塔山公园里有直去里口山的步道,问了专程来的攀山客,说是要走2个多小时,便自信满满的接受了挑战。


然而对于我这南方山里的人来说,北方海岸边的山真是超乎预料。

在沉积岩的断层上行走


里口山上山的步道都设在山脊上,沿着山最高最陡的地方蜿蜒向前。


这边的山不似南方的山,山顶上没有特别茂密的植被,成层的裸岩总是突兀地亘在道路中间。沙土路、碎石阶基本就是这长长步道的全部了。


因为山顶光净,加上地理位置靠海,所以狂风凌冽。一路有些防沙的树已经被风吹的定了形,林子里不时会响起诡谲的呼啸。


大青顶


尽管是在节假日,这里也没有什么游客,一路遇到的三三两两走山的,也都是当地人。同他们一起攀到最高顶再回望的时候,发现海与城的尺度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。


山顶再望海

这一路共用去2小时06分——从塔山公园到石门再到大青顶,接着往仙姑老庙的北口,沿着一处山沟的方向下山。


漫长的山路后,一路直下,便是今日的终点——王家瞳村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王家疃村

王家疃村——民居


因为来此选择了特别的路,所以逛村子的路线也和一般游人不同——从山里往外走,看到这个村子从老村向新村的变迁。


整石、碎石和片瓦砌起来的院墙


靠进山里的一侧明显是“老”村。

说是老村,其实也有很明显的翻新痕迹,“老”只是相对于靠着山外的那些建筑而言。说的再具体一些,靠山外的都是游客眼中的景点,而靠山内的大都是真正的民居。


红砖红瓦的院落大门



这里每家每户的院落似乎都有物件和颜色的标配——乌黑的木板掩起门扉,或而上面留下往年对联和年画的痕迹;橙红的砖瓦,框起窄而巧的院门,配上厚实的门檐,院门如同牌楼一般;院墙大都是整石垒起来的粉白的高墙,也有新意一点的在墙面做了别样的纹理,还有干脆垫上碎石和瓦片做矮墙的。


而院外的标配便是绿树与红灯笼了。整个村子在东西向的马路两侧,院门大都朝南,南面门口的这几棵树便显得尤为重要。尤其到了下午,太阳厉害,这树正好在院门口落下荫蔽,有的人家就干脆把院门大开,搬两把椅子在门口一座,便可以就着凉爽唠一下午的家长里短。

绿树与红灯笼

山与烟囱


再往外走一走,就是“新”村了。


乡村美学堂与山石


去到“新”的一侧,要看的便是这乡村美学堂。


建筑依旧保留了村里民居的特点,毛石的墙面、红瓦的屋顶。从青绿色的窗户望进去,里面整齐地摆放着桌椅,作为曾经的乡村小学教室,这里仍旧给人简单素朴的学堂感觉。

毛石外墙上的几何题


除了旧时的模样,新的便在学堂的门口。黑色的钢板半围合起来,一根柱,一条凳,像是站台一般。这个站台可能是给游人的,也可能是给这里的孩子的,但此时无人的站台上只有夕阳打下的光影。


可能因为是假期,所以没有孩子坐在门口的长凳上,但是那根立柱上却有着孩子们玩耍时留下的带灰的手印。

学堂门口


再稍微走到远一点的地方再看学堂,门前的树,背后的山石,都和它协调融合,环境的层次感把建筑原始风貌的美也打衬出来了。


学堂门口的树与电线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最新评论

返回顶部